与时俱进的教育规划宜突出“五个”意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系列评论之三
发文时间: 2021-03-1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编制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既重要又常规。由于每隔五年就要开展一次,所以很多人不可避免地会用惯性思维和工作经验来对待这项工作。但是,伴随着我国进入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要高水平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就必须把握阶段性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在规划编制工作思维上与时俱进,突出“五个”意识。
要有更强的“政治站位”意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因此,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国内外大势,正确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是编制好“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十四五”教育规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部署的第一个完整五年规划。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近期中央还发布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立足地区和单位实际,对标对表中央系列重大教育改革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教育系统政治建设,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积极探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现代育人方式,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这些必然是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着力点。
要有更强的“以人民为中心”意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编制好“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关键所在。这既要求我们从根本宗旨上理解新发展理念,也要从问题导向出发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使“十四五”教育规划满足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新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要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福祉来谋划,努力解决好群众在教育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特别是要围绕入学(园)难、择校、减负、考试、评价等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攻坚克难,切实增加人民群众、尤其是平时没有那么多话语权的普通老百姓的“满意度”“获得感”。要努力把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看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的过程,以及群策群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过程。在这次国家“十四五”教育规划编制过程中,相关部门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这在我国教育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种通过互联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思维和做法值得各地区各部门学习借鉴。
要有更强的“体系建设”意识。任何事物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内部的分化就会加速,与外部的协调发展也就日益迫切。“十四五”教育规划是我国教育进入新阶段后实施的第一个五年教育规划。随着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我国的教育普及任务基本完成,教育发展的供求关系、内外部环境、评价标准、保障机制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因此,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要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和协调发展的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等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要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要有更强的“抢抓机遇”意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班级授课模式受到极大冲击,居家学习和远程学习成为全球教育系统应对危机的普遍选择,这极大地促进了在线学习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十四五”期间,信息化智能技术将持续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因此,聚焦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协调发展,普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着力点。
要有更强的“可实施可评估”意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规划作为“党治国理政重要方式”的定位更加明确。这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规划不仅要“高瞻远瞩”还要“务实管用”。特别是作为民生领域的重要规划,教育规划必须坚持立足实际,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发展状况,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管控预期,不做过度许诺。(桑锦龙,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