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东北师范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在人民大街校区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三年行动计划和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以走在前列的政治担当高质量谋划未来五年发展,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党委书记李忠军、校长徐海阳、党委副书记庞立生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邬志辉主持。
徐海阳表示,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高度,科学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对于学校把准发展方向、明确战略重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清晰擘画了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发展蓝图,“十五五”规划要切实把发展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徐海阳就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突出发展导向,要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精准研判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学校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从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走向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大逻辑,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校准发展坐标、明晰发展路径。二是突出问题导向,要加强对比研究,纵向上全面评估学校“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切实把“十四五”时期的经验做法总结好、存在的短板问题梳理透。横向上对标标杆院校和学科,全景分析学校学科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人事人才、国际合作、资源保障等领域的优势和短板,明确自身定位,聚力攻坚补齐弱项。三是突出目标导向,要始终坚定争先进位的信心和决心,科学设置各领域的核心指标和突破方向,抓住关键任务的“牛鼻子”作用,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巩固拓展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他最后强调,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跳出部门本位,站在全局角度系统思考问题、谋划发展,凝聚起助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李忠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要深刻把握规划编制的方向性,必须站高望远,把“十五五”规划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中来认识和把握,放在教育战线向着教育强国建设的光明未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中来思考和布局,放在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来谋划和推进,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和特色优势,合理确定“十五五”时期各项战略任务。二是要着力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以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体两翼”发展方略为基本依据,在教师教育方面要深化本研贯通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打造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师范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保持一流学科优势地位,巩固提升教师教育支撑学科基本盘,推动优长学科提质发展、应用学科特色发展,实现学科实力整体进位。在人才队伍方面,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分类评价和结果运用,以评价的“指挥棒”让人才活力奔涌。在办学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积极拓展资源筹措渠道,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三是要切实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效性,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要项目式推进、台账化管理,明确主责单位和完成时限,全力保障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地落实。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强烈的奋斗意识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奋力跑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加速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参加会议。